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

艦隊收藏巡禮(四) 赤城山 赤城神社


  赤城山座落於群馬縣幾乎是正中央的位置,和榛名山、妙義山並稱為「上毛三山」,自古以來就是群馬縣的名山之一。「上毛三山」是群馬縣的重要觀光景點,甚至不少群馬縣中小學的校歌歌詞中都有提到這三座山,足以顯現上毛三山在群馬縣民心中的重要性。
  二戰時期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「赤城」的命名也是源自於此。而鎮座於赤城山的赤城神社則是關東地區近300間赤城神社的總社,同時也是航空母艦「赤城」的艦內神社的分靈之處,也是此行的最大目標。

艦隊收藏 航空母艦 赤城 (pixiv id=53829231)

  然而事實上,赤城山上一共有兩間赤城神社。分別是位於山腳的三夜沢赤城神社以及位於山頂的大洞赤城神社。

  那麼究竟哪間才是赤城神社的總社呢?其說法可是眾說紛紜,由於各有各的支持論點。甚至在江戶時代時,雙方為了爭奪誰才是「總社」、「本宮」的名號還直接告上了官府,要求當時的藩主出來仲裁。但是最後雙方還是不肯相讓,最後也就不了了之。


  既然不知道哪邊才是真正的赤城神社的本宮,那就只好決定兩間神社都去參拜了。從桐生市出發後,沿著國道353號走,在縣道16號的地方右轉後不久,就可以來到位於山腳的三夜沢赤城神社。


  神社前的大鳥居,社號標石上刻的是「縣社 赤城神社」


  參道兩旁被數棵高聳的杉木包圍,走在參道上非常涼爽且幽靜。



  拜殿 、本殿、神樂殿

  參拜完了之後,回到社務所想拜受御朱印,然可惜今天神職人員不在,只好放棄

  離開神社回到岔路後向左走回縣道16號就可以通往赤城山頂。

  在這裡要提醒的是,縣道16號非常難走,而且在冬天的時候是禁止通行的。除了有著各種連續髮夾彎之外,不少路段由於路幅狹窄,無法會車的地方相當的多。當時筆者是騎機車上山所以並沒有什麼問題,但若是想要開車自駕的話,建議走回國道353號,然後再走縣道4號上山會輕鬆許多。


  到了赤城山上,在遊客中心旁右轉後沿著湖走,看到紅色的橋就代表赤城神社在不遠之處了。


  赤城神社入口,社號標石上刻的是「赤城山大洞 赤城神社」


  通過紅色的橋之後,來到被稱為「小鳥之島的島上,再往前走就可以看到大洞赤城神社囉。


  手水庭、社務所、拜殿、本殿全都是以紅色為基調的建築。畢竟是「赤」城神社嘛......


  赤城神社的朱印帳,由代表赤城神社的紅色為基底,再搭配上身著十二單衣女性,華麗中帶著幾絲典雅的感覺,直接打中我的心,看到之後就馬上決定購入。


  赤城神社的御朱印,少見地是由巫女所書寫的字體非常的獨特,相對地一旁的榛名神社就是一般的楷書


  從神社上眺望湖上的景色

  離開赤城神社後,向右沿著湖面走,通過土產店後不久就可以看到赤城神社的遺址。


  大洞赤城神社從創建以來都是鎮座在此,直到1970年因為社殿老朽化的關係,才決定遷到現今鎮座的小鳥之島上。鳥居上束額的題字是「赤城大明神」。


  鳥居之處附近發現了赤城的石碑,上面刻著「大日本帝國 軍艦 赤城」之字。不知道是不是艦內神社分靈後所立的呢?


  原本的社殿所在之處,如今只殘存說明的石碑與圍牆


  繞至神社的後方湖邊的境內社的鳥居微微傾頹,還是不要接近的好。



  湖邊一望藍天、白雲、翠綠的山峰和靜謐的湖水組成了眼前的美景讓人心情平靜了下來



  回到道路上,發現幾間已經關閉的土產店。可以推想此處曾經是個遊客絡繹不絕的觀光之處,但如今此光景已經不再。小船就這樣肆意的被堆疊在一旁,任其腐壞。


  剩下幾間還有開著的店家門前也不見有其他遊客。


  最後,隨意挑了一家食堂,以一碗由當地食材所煮成的「赤城烏龍麵」做為結尾。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